个人海外投资的正确姿势

在国内,海外投资早已不是富人的专利,普通人也同样有了此类需求。无论是为子女留学,移民养老,抑或只是单纯想让资产更多元化,需求多种多样。但大部分人对究竟该如何进行海外投资知之甚少,兑换了外币后只能放在银行里拿微薄的利息。

事实上,与国内尚不成熟的风险定价体系相比,海外金融市场经过了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有效的“收益与风险匹配”的机制。由于上一轮金融危机后各国央行的轮番量化宽松,无风险利率被压到了前所未有的低水平。换句话说,想要不承担风险,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在0.1%-1%不等。如果愿意锁定五到八年甚至更长的期限,私募股权市场的年化收益率可以达到10%以上。但是既想要流动性,又不愿承担风险,同时还期望一个远高于无风险利率的收益,这在海外投资中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既然海外市场没有方便快捷的“余额宝”,也没有收益不错的银行理财,股票市场波动较大,房地产还要考虑高昂的税费,那么个人究竟该如何打理海外资产呢?

笔者认为,向优秀的海外机构投资者学习是一个值得推荐的思路。以美国捐赠基金的代表——耶鲁大学基金为例,利用自上而下多样化的资产配置,和自下而上精选资产管理人,耶鲁大学基金在最近的30年内获得了14%的年均收益率,比同类捐赠基金高出5个百分点。此外,各国的主权基金也都采取了类似的投资策略。例如挪威的政府养老基金GPFG,将资产配置在股票、债券和房地产等多品种上,成立18年来年均收益率5.7%,亦是不错的成绩。

也许有人会说,像捐赠基金和养老基金这样的专业机构,可以配备专门的团队去参与每一类的资产投资,这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但事实上,在面向个人投资者的海外金融产品中,就有这样一类可以很方便地实现让专业人士帮助管理各类资产的目的,那就是海外的共同基金(Mutual Fund),也就是国内所说的公募基金。

国人对海外的公募基金知之甚少,对投向海外的基金印象,大多还停留在当年折戟于金融危机的QDII基金。其实现代的海外公募基金历史可以追溯到1924年,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时至如今已经形成了成熟而庞大的产品体系。截至2016年底,仅美国的公募基金资产规模就超过17万亿美元,几乎与美国GDP持平。在云锋金融的基金数据库里,收录了近万支海外的公募基金产品。这其中,股票基金的投资标的可分为发达市场或新兴市场,亦或是某个单独国家,以及细分的环球或美国行业基金;债券基金可分为投资级债券、高收益债券、通货膨胀保值债券等不同类型,让投资者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都可以配置合适的固定收益类产品;而当国内的商品基金还处于投资商品相关股票的阶段时,海外的商品基金会直接持有相关商品的期货合约,因此和商品价格的走势有着更好的拟合度。

当然,有经验的投资者更喜欢亲自参与市场,从投资优秀公司或择时配置资产中体验到征服市场的成就感。这并没有问题,从过去这些年的经验来看,选中一些好的标的,譬如科技和消费的龙头公司,确实可以获得较好的超额收益。但对于一般人,尤其是更需要专注于本职工作的大众阶层来说,将需要长期保值增值的海外资金交给专业人士打理才是更明智的选择。

近几年另一个非常流行的说法,是买主动型基金不如买指数基金,就连巴菲特也在多个场合推荐这一理财方式。但转载他话语的媒体有意无意忽略的是,巴老的推荐,和他在2008年与Protégé Partners设下的“十年赌局”,都是针对美国股市的标普500指数。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已经是相对有效的市场。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教授尤金-法玛(Eugene Fama)和其同事所做的研究发现,长期以来超过99%的基金走势与市场的关联度极强,在扣除管理费用后,只有大概3%的主动投资基金有能力创造高于被动投资基金的投资收益。因此在巴老的“十年赌局”只剩下一年时,他的指数基金可以以7.1%的年回报率遥遥领先于对手挑选的对冲基金组合,后者的年回报率只有2.2%。

但这一结论在美国股票市场之外的资产类别上未必适用。首先,不是每一类资产都有指数基金可供选择。譬如针对某个特定主题的配置型基金,或是专注于某个细分领域的固定收益产品,如可转债市场。其次,也是更重要的是,对于参与者不够多、产品属性复杂,导致有效性不足的资产类别,主动管理型的公募基金仍有较大的发挥空间。以房地产信托基金(REITS)为例,美国最大的REITS ETF Vanguard REIT ETF Fund(代码:VNQ),截至2017年5月13日的近五年年均回报率为6.8%。看起来还不错是吗?但在云锋金融基金数据库的100余支REITS基金中,有超过一半的产品可以战胜它,所有同类基金的平均回报率更达到7.8%。这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因为房地产是一个投资标的差异很大的资产领域,如果基金管理人拥有良好的专业能力和鉴定眼光,是有可能长期跑赢市场的。同理的还有针对新兴市场的股票型基金,有国内的专业机构统计了2007年至2016年十年间,持有中国的主动管理型股票基金和持有沪深300指数基金的表现差异,前者平均年化收益率达到9.9%,而后者只有5.0%。这同样是市场不够有效所致。

但知道了海外公募基金是好的投资途径还不够,投资者仍要找到合适的方式去投。第一,要选择优秀的基金管理人。海外市场的老牌基金公司都已经经历了数个经济周期的洗礼,形成了各自鲜明的投资特色。例如说起桥水基金(Bridgewater),自然会想起全天候对冲基金,而景顺投资(Invesco),就以量化模型选股见长。同时,这些公司的投研人才也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团队平均共事年份动辄以数十年计。据彭博统计,美国600多位共同基金经理的平均年龄是55岁,他们对市场的理解也绝非一日之寒。而如何从这些基金管理公司中优中选优,就必须要做好尽职调查,以及在投资后的投后管理。这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接受由专业的基金平台给出的建议是大势所趋。

第二,要重视分散投资和资产配置的概念。有研究显示,一只基金确实能够在一段时间内超过市场表现,但是很难在十年以上都持续跑赢市场。这是可以理解的——同一只基金可能换了经理,而同一个经理,基金规模变大后获取超额收益也会变得更难。除此之外,不同的基金也适合于不同的历史阶段。即便是在金融危机中大举做空次贷类产品,豪取几十亿美元利润的保尔森旗下基金,在2011年也因为踩中个股“黑天鹅”,当年亏损达到53.58%,成为全球业绩倒数第一的对冲基金。因此,树立正确的资产配置理念,在专业机构指导下筛选出最合适自己的一篮子基金,并定期检视进行调整,才是个人进行海外投资的正确姿势。

作者:李婷,云锋金融集团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在美国、中国及香港金融行业拥有近20年经验,包括定息收入及衍生工具分析、风险管理、投資組合管理、销售及市场发展;加入云锋金融前,曾任道富环球投资管理(State Street Global Advisors)高级董事总经理及亚洲区(日本除外)总经理;拥有南开大学金融学学士学位及美国波士顿学院金融学硕士学位。为云锋金融集团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

来源:财新网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文到微信朋友圈

[wpqr-code]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