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一季度中企海外发债规模创新高 境内银行的廉价美元也出境买债

在当前中国对资本流动实行“宽进严出”的背景下,境外金融市场成为了中国企业融资的“热土”。国际金融数据提供商Dealogic最新发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市场关键趋势报告称,中国企业一季度共计发行约526亿美元(约合3626亿元人民币)的美元债券,较上一季攀升72%,几乎是上年同期的五倍。同时,海外债券发行总规模创下季度历史新高,达到580亿美元(约合4000亿元人民币)。

2016年以来,中国有关部门加强了跨境资本流动监管,包括加强资金转移海外的审查机制等措施。华尔街日报援引高盛中国债务资本市场主管陈妍妮的话称,资本监管让中国公司更难将资金转到境外使用,促使许多公司转而在境外借款。

除此之外,国内对如房地产等过热行业的融资限制,也促使了相关企业将融资目光投向海外。4月7日,银监会在新闻发布会上再次强调,上半年要集中整治银行违规行为,其中就包括资金违规投入房地产市场。中国最大也是负债最多的房地产商之一中国恒大在3月的某一周内就在香港发行了总计25亿美元的三批美元优先票据,所筹资金用于债务再融资。据海通证券统计,截至2017年3月初,内地房地产企业年内共成功发行海外债券13只,累计金额达到46.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15亿元),比2015年1-2月的总额多出一倍。

同样在国内融资较困难的地方城投公司,也将融资目的地转向了境外金融市场。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系讲师钟辉勇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在其对地方政府财政部门的实际调研中,越来越多当地城投公司考虑转向香港等境外市场发行债券寻求融资。

此外,根据标普全球评级4月10日发布的“中国资金追逐高收益,改变亚洲投机级债券市场格局”报告指出,中资大行将其手握的充裕的低成本美元,投向了高信用级别的中国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如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在海外发行的债券,而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则用发行债券筹集的资金又投向了中国企业在海外发行的高收益的投机级债券。可见,来自境内的“廉价”美元也是中国企业海外发债升温的一个推动因素。

除了以上原因,国内对企业海外借债的政策松绑,或是中国企业海外发债升温的另一个原因。

1月26日,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发布了《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外汇管理改革完善真实合规性审核的通知》,允许内保外贷资金调回境内使用。即债务人可通过向境内进行放贷、股权投资等方式将担保项下资金直接或间接调回境内使用。在这种新的融资结构下,企业可以更便捷、以更低的价格借助外资银行进行融资。

同样是在1月,中国央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允许企业跨境融资的杠杆率由原来的一倍提高到两倍。

此外,境外债务融资的快速上升,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企业对人民币汇率的信心。如果人民币汇率看跌,借美元会导致发债的企业债务负担上升,而在人民币汇率企稳的情况下,企业去境外发行美元债券的意愿又得到了提升。据统计,去年离岸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下跌5.8%,在岸市场人民币汇率下跌6.5%。进入2017年以来,随着美元涨势暂停,无论是在岸市场还是离岸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均呈现出稳中有升态势。

来源:澎湃新闻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文到微信朋友圈

[wpqr-code]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相关新闻